趣读西游记二北京四中届初

目录

第一篇探究《西游记》中的五行

第二篇嫁给谁

第三篇关于孙悟空的长相

第四篇《西游记中的山河社稷袄》

第五篇为什么只有唐僧和悟空成佛?

第六篇取经路上的领导者——唐僧

第七篇孙悟空为什么那么受大众欢迎?

第八篇《西游记》中的小细节

第九篇《西游记》的思考--斗战胜佛篇

第十篇《西游记》女儿国故事有趣发现

第十一篇重新认识孙悟空

第十二篇论《西游记》与《镜花缘》中的女儿国

第十三篇《西游记》读后感

第十四篇小妖的名字都奇奇怪怪的

第十五篇第一“痴人”——金池长老

第十六篇云巅上的悲哀

第十七篇《西游记》中假美猴王真的存在吗?

第十八篇孙悟空的班主任、西游记里的大BOSS

第十九篇《西游记》原著与同名电视剧的区别

第二十篇《西游记》武力高手排行榜

探究《西游记》中的五行

初一(1)班黄浩凱

阅读《西游记》第七十六回时,仅看题目便觉得奇怪,“木母”是什么东西?在读的时候才发现“木母”指的是“呆子”猪八戒,这又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要管猪八戒叫“木母”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查看了许多资料,后来才知道这称呼的理由。原来猪八戒对应的是亥,亥属北,与五行中水对应,且猪八戒还是天蓬元帅也是北极四圣之首,也属水。在五行之中,水生木,所以被称为“木母”也不奇怪了。知道了猪八戒在五行中所对应的,让我也有了探索其他取经四人分别对应五行中的哪个的兴趣。

孙悟空可以说是这本书的主角了,它还有“金公”和“心猿”两个称呼。“心猿”主要说的是心,心脏在五行中属火。可若是属火,为什么要说“金公”呢?原来在五行中火克金,那自然火就是金的官人了。

沙僧虽然并非很重要,但也不可缺少。沙僧光从名字上一个沙字,就可以看出沙僧是五行中属土,而土对应的内脏是脾脏。除了看名字,沙僧还有两个称呼:“黄婆”和“刀圭”。“黄婆”在中医里指的是脾脏;“刀圭”是一种计量器具像小勺子。

白龙马在五行中属金,对应的是肺脏。五行在金为心魄,白龙马也是取经路上唯一一个没有打过退堂鼓的动物。

唐僧可以说是取经路上的精神领袖了。他在五行中属木,八戒属水,水生木,这应该也是他俩关系较好的原因了。

光这个五行便有那么多知识,难以想象在《西游》记中还有多少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挖掘,我会继续探究下去。

嫁给谁

初一(1)班刘雯钰

昨日在车上,妈妈突然问了一句:“喂,我昨天看手机时看到一个节目,采访街上的女人,在《西游记》中最想嫁给谁,他们大多想嫁给八戒和悟空,你呢?”

我反问道:“妈,你先说说看!”

“可能是悟空吧。”

我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好像会选黄袍怪。”

为什么妈妈喜欢悟空?我问她,其实也不过明知故问。悟空他勇敢,有实力,又多才多艺。如果嫁给他,要房子能变出来,要车也不用买,一个筋斗云就十万八千里。不光这些,他的人际交往圈子也大:小到一群猴,大到如来观音,他都认识。他既精明能干又正直善辩,哪一点不好?

但是我选黄袍怪,估计没几个人会理解。我认为黄袍怪除了长得丑点儿,其他没有哪点做的不好,尤其是对他妻子------百花羞公主。

黄袍怪的妻子是抢来的,但他却与公主结婚十三年,和谐恩爱。十三年了,黄袍怪仍然对妻子柔情似水,百依百顺,忠贞不渝,真可谓是模范丈夫!

当唐僧化斋时,落入了黄袍怪的洞中,他可是高兴,又得知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最先想到的便是请夫人来一块儿用餐。但公主不忍杀唐僧,编了个漏洞百出惨不忍睹的“梦”,但这黄袍怪爱妻心切,哪管这梦真不真假不假,还怕公主伤心,立即说:“浑家,你却多心呐!甚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哪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那得那里,放他去罢。”黄袍怪是不知他是唐僧么?不是。他不仅为了妻子一时的想法放弃长生不老,还怕公主放不下,说这只是个普通和尚,放他去又怎样!真是个好郎君!

后来黄袍怪以为是自己错怪了公主,丢了刀,双手抱起公主,道:“是我一时粗暴,多有冲撞,莫怪,莫怪。”遂又与她挽了青丝,一扶上宝髻,软款温柔,怡颜悦色,又请上坐赔礼。这样的好郎君,千里难逢!

我喜欢黄袍怪可不只是因为他宠老婆,还因为他有实力。

首先,他能让公主“穿的锦,戴的金。”就足以证明他是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嫁给他至少衣食无忧。

其次,他的战斗力实力也是可以的。他用一根宫殿上的破棍子便能斗败小白龙,斗败八戒,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珈蓝,仅不敌孙悟空的妖怪,实力可想而知。

正是因此,如果让我选择,我将选择嫁给黄袍怪。

关于孙悟空的长相

初一(2)班蒋漪雯

如果你看过86版西游记,你一定以为孙悟空应该也算是猴子中的“高富帅”,有着非凡出身。但其实真相却与你想的不太一样。

《西游记》第四回中有一段写到过孙悟空的长相“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读到这里虽然没有说到他的外貌,但你一定还会以为孙悟空长得很帅,但如果你接着读,你会有种人设崩塌的感觉——“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首先“两耳过肩”是什么概念,就是你现在耳朵的三倍之长。我就想问问孙悟空一转头,耳朵不会打到脸上吗???还有“尖嘴咨牙”,如果你把这个词放在百度上搜,前面都是牙套广告......总结一下,孙悟空有一对大到不敢相信的耳朵,还有一口龅牙。

有句话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别人眼中的孙悟空又是怎样的呢?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混世魔王曾说孙悟空不满四尺,就是大约1.3米左右,我感觉他和妖怪打起来是件很有喜感的事,当然红孩儿除外,那叫小孩之间的“战争游戏”。所以,师徒一行人全了之后,沙僧挑着担,猪八戒有时也拿着什么,但孙悟空却什么都不拿,就在前面走,因为他太矮了。除了这个,还有很多,堪称《西游记》里的年度金句:

1.国王道:“神僧,你不要怪我说。你这尊貌,却象个猿猴一般,怎生有这等法力会走路也?”

2.那妖王见了,心中大怒道:“你这厮,相貌若猴子,嘴脸似猢狲,七分真是鬼,大胆敢欺人。”

3.那众官见了行者,又道:“是个猴精!猴精!”

所以孙悟空长得并不好看,但他却可以领着师徒四人取经,我觉得人不可貌相,虽然一个像身份证上的孙悟空,一个像朋友圈里的孙悟空。

《西游记中的山河社稷袄》

初一(2)班毛云慧

看完了《西游记》,我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点,其中一个就非常神奇,是关于书中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的--山河杜稷袄。

我开始能注意到这个细节是因为近日新出了一部国漫叫做“山河社稷图”。因为看过,而且当时不认识“社稷”这两个字,还特意查了,所以对这几个字特别敏感。原著中写到车迟国时,孙悟空与三妖斗法,赌隔板猜枚时,王后往橱柜中放的本是一件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孙悟空却叫唐僧猜破烂流丢一口钟。我没有太看明白这一段,上网一查才得知这里的“破烂流丢一口钟”是指一件非常破旧的斗篷。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指的是宫衣,也叫宫装。虽然属于礼服,但不一定必须在庄严场合中穿。所以除了王妃、公主穿宫装,神蟒话剧中的仙女也穿宫装。式样同蟒,尺寸比蟒短,从腰部开始,底襟周围缀有很多五色花的飘带和色彩鲜艳的穗子。以红色为主,刺以彩绣和平金秀,同时配用各种色彩的袖子和飘带裙,显得十分华丽富贵。所以叫--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在古代常以凤代表贵妇、后妃的身份,所以要以凤凰、牡丹及其他花草纹样为主要图案。

查到这里我却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破烂溜丢一口钟”的“一口钟”是一件衣裳而不是一口钟呢?于是我继续往下看明白了,“一口钟”或者"一口中”乃是和尚所穿的最破烂流丢的遮蔽形体的衣服像一张麻袋片子,钻出个头和胳膊腿来,活像一个“中”字,又像一口铜钟的样子。“流丢”的意思是拉塌,所以那国王不解地说道:“宫中价用之物,无非是缎绢绫罗,那有此甚么流丢!”

《西游记》这本书真有意思光是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有这么大的名堂,结合了时代背景让我们从中还可以了解到不少历史知识,这个小细节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注意到了,很有意思不是吗?古人的服饰真的好细啊,光从字面上听就能想象出它的华美。每一种服饰都有不同的称呼。《西游记》不愧是四大名著,里面还有许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发掘,思考。

为什么只有唐僧和悟空成佛?

初一(3)班王艺凝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一部具有神话、童话性质特点的长篇小说。这本书是令小时候的我们痴迷向往的,令现在的我们爱不释手的,更会是令将来的我们难以忘怀的。

对于对这本书大致了解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最后只是唐僧和猴子成了佛?我们先从师徒四人一匹白马前往西天取经的起因开始。只因孙悟空缺乏规则意识破坏了天规,猪八戒没有节制欲望招惹了嫦娥,沙和尚没有干好该干的事儿打破了琉璃盏,白龙马没有控制好情绪烧毁了夜明珠。取经对于徒弟的意义:过能改之。

在取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有勇有谋却被戴上了金箍的猴子。见到妖精一棒打死,站在猴子的立场没有问题,可对于唐僧,接受起来会有些困难。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不考虑别人自然有可能不被买账。我们还看到了遇难时老猪的灵活变通,却屡次吵着分行李的不负责任。一个团队里一个人的轻言放弃都是对团队致命的伤害,只有永不言弃,敢放手一搏才是值得被歌颂的。我们更看到了任劳任怨,却遇险总会召唤师兄的沙和尚。有个能干的队友自然也好,可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才真正的属于自己。当然,少不了“不上西天绝不回国”,有着令人敬佩的决心的师傅——唐僧。在取经途中因肉眼凡胎多次受到心理打击,可信念不曾动摇。

所有的功劳只会给一种人,用努力证明自己的人。所有的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天上掉馅饼”是绝不可能的,掉的肯定是陷阱。

这么一分析,感觉一切合情合理了许多。一起努力,一起取经去!

取经路上的领导者——唐僧

初一(3)班解云天

在《西游记》中,唐僧担任的角色是一个“无能”的领导,但却又能带领这样一个非凡的团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艰难的任务,这是为什么呢?

说他“无能”,是因为他太胆小懦弱了。每次被妖怪抓走,他都吓得瑟瑟发抖,一边嗟叹一边落泪,口中还念念有词:“徒儿呀,快来救我!此番命断然不能保矣!”多亏他的几个徒第本领高强,每次都出手相救,倘若就他一个人去西天取经,恐怕真是寸步难行啊!

说他“无能”,还因为他迂腐固执,简直令我哭笑不得。书中提到师徒一行来到五庄观,二位仙童好心摘了两个人参果给唐僧吃,他却不领情,反而说那是两个未满三岁的孩童,吃不得。唉!仙童明明告诉他吃了人参果就能多活八万岁,可他肉眼凡胎不识货,不听劝,简直迂腐的要命!

说他“无能”,还因为他太容易听信谗言。当孙悟空第三次打白骨精的时候,唐僧本来是相信大徒弟孙悟空说的那是一个妖怪的,可偏偏好吃懒做的二徒弟猪八戒一句有意无意挑拨离间的话语,使得唐僧立刻信以为真,驱逐了悟空,差点酿成了大祸。作为一个领导者,三个徒弟的师父,唐僧怎么能这么没有主见,听信别人的谗言呢?

说到此,也许大家真的认为唐僧是一个无能的领导者。但是,这么个貌似无能的凡人究竟是通过什么,才能成功取得真经的呢?

通读了全书之后,我慢慢有了新的思考。

一方面,我认为唐僧心性善良。世间万物他都小心的爱惜着。当有蝼蚁爬上他的身体时,他轻轻地把它拾起,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放它生路;当遇到贼寇侵袭时,他会告诫徒儿们切莫伤其性命;当他管不了悟空,狠心念紧箍咒时,他紧闭双目,内心充满了痛苦。唐僧的善心一直影响着他的徒弟们,使他们从妖的心性慢慢变成了佛的心性,一路净化了每个人的心灵,取得了正果。

另一方面,他有着执着的信念。他的信念是一定要取得真经,普渡众生。这种信念源于他信佛敬佛的意志是坚不可摧的。正是因为这种信念,不管遇到多少磨难,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去往西天取经的决心,并且一直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唐僧可以说是取经团队中的灵魂人物。他作为整个取经团队中唯一的凡人,却能带领大家成功取得真经,着实值得我们仰望。细细品味,其实,本领高强并不是最重要的,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抱有远大的目标,永不放弃,这样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孙悟空为什么那么受大众欢迎?

初一(4)班王思媛

课上老师问起:《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绝大多数同学包括我在内都大声喊出:孙悟空!孙行者!孙猴子!可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一个身高还“不满四尺”的毛猴呢?

要说我第一次对孙悟空产生好感是在读到第二十七回:悟空为唐僧除险,三打白骨精,可唐僧经八戒挑拨就是不肯相信,最后恼羞成怒写了贬书,愣是要赶走悟空。悟空却伤情凄惨、终有不舍,又变了三个行者,连同本身共是四个,围住唐僧坚持下拜。这一“变”,精诚之至;这一“拜”重如泰山!虽然不被理睬,悟空这师父眼中的“歹人”却还是在临走前不忘叮嘱“好人”沙僧如何照顾好师傅。

读到此处,眼泪止不住淌下,“啪嗒啪嗒”滴落在书页上……

这之前我读到的猴子,顽劣至极、桀骜不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如今却变得这般重情重义,甚至甘愿忍辱负重。难不成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孙大圣真是被师父的紧箍咒给念怕了?不禁再把回末那四五百字重读一遍,唯有感叹悟空对师父的敬重那真是毫无矫饰,发自内心呀!忽然,我想到了中国儒家“三纲五常”中所倡导的君君臣臣思想。一只猴子竟也被驯化如此,这非但没有让我觉得可笑,反而心生敬意。悟空虽然淘气自大,但毕竟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玩笑,恪尽职守而又不贪功。

悟空回到花果山后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不知为何,孙大圣这悲怆一别竟让我联想到了千古圣人——孔子。“堕三都”失败后,孔子逐渐被鲁国政坛抛弃,但他仍然不舍离开,直至郊祭大典鲁定公没有按照惯例给他分送祭肉,孔子才不得不慢慢离开。一路上,孔子一步三回头,巴望着鲁定公会派人来挽留他,但终不得愿。背井离乡的孔子满怀治国之策却不得施展,被师父厌弃的悟空忠勇无敌却也只能忍气而别。

想想看,曾经那大闹天宫的孙猴子此刻竟也修炼得有仁有义,宛若“圣人”。哪个读者不爱呢!

《西游记》中的小细节

初一(4)班郑芸瑄

在《西游记》中,几乎所有妖怪都想要吃唐僧肉用来长生不老。我就感到特别奇怪:为什么唐僧的肉有长生不老的功效?或者唐僧的肉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有长生不老的功效的?

在全书中,当然不是所有妖精都吃唐僧肉用来长生不老的,肯定也有几个极个别例外。比如:黑熊精抓唐僧仅仅只为了唐僧的袈裟、黄鼠精抓唐僧也只是为了充饥……。

不过,纵观全书,在吃唐僧为长生不老的妖精和抓唐僧不为长生不老的妖精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点,那就是:如果将这两种妖精按照时间线排列的话,这两种妖精的分界线只有一条:就在黄风怪与白骨精之间!

在白骨精与黄风怪之间的时间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五庄观。在五庄观中有一个大宝物叫人参果,但人参果的根源人参果树在二十五回时被悟空打倒了,在二十六回时又被观音菩萨救活了。镇元大仙为了庆祝,开了个人参果会,每个人都吃了一个人参果,包括唐僧。因为人参果的大补特性,并且唐僧是凡人,在吃了一些大补的东西后肯定不能完全消化。于是,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万寿山五庄观后所有妖精吃唐僧肉都是为了长生不老。这时就会有人问了:悟空、八戒、悟净不也都吃了人参果呀?为什么不吃它们?很简单,因为在师徒四人中,只有唐僧没有攻击力,其它三人都有攻击力,所以说,吃唐僧最划算。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件事是怎么传出去的?肯定不可能是一个小妖一个小妖这么传出去的,也不可能每个妖精都有安排在五庄观的眼线。除去这些,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那就是:在取经路上大部分的妖怪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取经这件事的知情人只有天庭的人,所以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件事是天庭的人告诉它们的。顺带一提:取经路上大部分妖精都是从天庭被贬下来的。

从这件事情看出:《西游记》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它并不是一个童话!

《西游记》的思考--斗战胜佛篇

初一(5)桂允哲

这一次在老师的要求下,我又重新拾起了这本百年神作《西游记》。书中至美至精的诗词,神佛满天的背景和一路曲折的取经故事令我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但无数问题、困惑也随之而来,在我心中最大的疑惑令我几乎“寸步难行”,那神勇无比的齐天大圣去哪里了?

众所周知,大闹天宫的巅峰大圣,神力无边,各天君、神兵、二郎神、木吒皆抵挡不住。大圣逃出八卦炉之后,他更是从兜率宫直上灵霄宝殿无人能挡,看得我是热血沸腾。可自如来一到,一切都变了,悟空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翻不出如来掌心,如来一掌就把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等他出世更是奇怪。他与每个妖怪都要斗上半天,几乎没有直接打败过。如此一来,不但大圣的形象几乎彻底消失,也对后面的近似套路的降妖法渐渐失去兴趣。

后期一路陪伴三藏的悟空和前期的大圣有太多的交叉矛盾。就“奎木狼”一节,一个被大圣打得无影无踪的小神,这次不但与悟空打了个难解难分,悟空还是靠着玉帝才收了妖。

所以,若非大圣时期便是悟空时期,有所隐情。大圣是整本书的开始、来龙。我也比较愿意相信这中国人心中的光辉形象是真。当时众多妖猴起兵造反,大圣不可一世,玉帝自然是要全力以赴降伏妖猴。

那么便是后期悟空的问题了,我便又思考了一遍:当时不可一世的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正是青春年少之时被一盆冷水浇下。自我怀疑的时候,心中的疑惑满满。能力越大,执念越大,思考越深。当时的他在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执念的雪山渐渐消融,同时佛祖每天喂他喝“铜汁”吃“铁丸子”,伟大的灵魂终于倒在各种“神”的脚下。神的威严得以保护,但代价是大圣这种真正强大自由的人们,就像陈胜吴广面对秦始皇的暴政挺身而出,英勇的灵魂最终消逝。神就是神,人就是人,不存在共享资源,这也是神与人的差异。

所以,我得到了最终的结论,取经是一场如来、观音策划的戏剧。一路上每一步都是提前算计好的,每个人都知道前路几何,每一步都在表演给唐王、三藏看。

悟空知道这一切,如来让他饰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忠心的徒弟,不要那么强大,只是为了让三藏体会到取经的艰辛不易。悟空知道前路如何,所以他毫不担忧,因为如来不会让三藏死。

这么一想,悟空感人肺腑的师生情,一路的各种形象竟是假情假意。他对唐僧的各种开导是假,一路各种奔走是假,各种卖力也是假。他从未全力以赴,他其实只是一名演员而已。而剧组给他这部史诗大片的年终奖就是四个字:“斗战胜佛”。

虽然问题迎刃而解,可是《西游记》的各种美妙奇幻也随之崩塌了,希望这只是我的错觉吧。

《西游记》女儿国故事有趣发现

初一(5)班袁浩铭

我看到了《西游记》第58回,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儿国”这一难。

别的难孙悟空自己,或者请别的神仙帮忙都可以顺利解决,但这一次就要看唐僧的“造化”了。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受到国王的热情款待,当镜头锁定住国王与唐僧两人时,也就是女儿国国王爱情之火燃起之时。于是一声“御弟哥哥”,便把唐僧锁在了心里。唐僧似乎并不曾刻意回避她,或许只是出乎礼教。于是女王邀请唐僧共游御花园。唐僧时时用心地顺着女王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望过去,有时候看见的是一树粉红色的桃花;有时是一座别致的凉亭;而有时又是一对浮游于水面的鸳鸯。国王有意无意地这么一指,唐僧便用心地望去,然后方才意识到佛祖在心,于是连忙念“阿弥陀佛。”

我并不了解唐僧的道行究竟有多高,他是否真的能够对如此一位貌若天仙的国王一丝私欲都没有,我真的不能断言。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完全可以断言拒绝,又怎会有依从之势呢?当唐僧被太师夜里请去观赏国宝的时候,却观赏到了女王。他不敢睁开眼睛直视国王,口中念叨着“出家人四大皆空。”这分明不是四大皆空嘛。后来,他睁开眼看着女王,汗水如雨点一般往下落,这个女王的魅力非同一般,竟逼唐僧说出:“来世若有缘分……”这句话。后来他们还一块坐在床沿上,唐僧差点就要屈服了,可就是在这时,蝎子精抓走了他。可唐僧却不把蝎子精放在眼里,说出“人妖岂可并论”,这也说明了唐僧对女王有情意。

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谁不被貌美的女子吸引呢?从古至今,不管是楚霸王、曹操,还是任何皇帝,谁不好色呢?唐僧被女儿国国王所迷惑,那也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最后,妖怪被除掉,唐僧离开了女儿国,女王很伤心,唐僧心里是否也有一丝不舍呢?我想他会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就是我的《西游记》女儿国故事有趣发现。

重新认识孙悟空

初一(6)班侯雅涵

以前我只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保护唐僧……最近我重新仔细阅读了《西游记》,重新认识了孙悟空。我发现他在做弼马温和齐天大圣时,工作还是很勤勉,认真的。

第四回“官卦弼马心何足,各注齐天意未宁”原文写道:“他在监里,会聚了监丞、监副、典薄、力士、大小官员人等,查明本监事物,止有天马千匹。……这猴王查了文薄,点明了马数。……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官殷勤……那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意思是孙悟空接见大小官员,清点马匹数量,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至于他自己,昼夜不睡照看马匹,把马匹养得肉肥膘满,连马也喜欢他。我可以看出孙悟空被玉帝封了弼马温后,工作十分认真,也十分勤勉负责。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中写他刚被封为齐天大圣时“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后来许旌阳真人怕他闲中生事,请玉帝叫他看管蟠桃园。孙悟空“等不得穷忙,即入蟠桃园内查勘”,向土地了解情况。玉帝给孙悟空安排工作以后,他“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游,也不他游”。和做弼马温时一样,马上开始工作,改变了他以前的做法。

我重新认识了孙悟空,发现他工作竟是这么努力认真,这么勤勉和负责。我从孙悟空身上学到了做事要认真,还要学会控制自己,如果他控制住了自己,不偷桃,不偷酒,不偷金丹,最后就不会要收降他。学生学习也要认真,控制自己,比如:手机,电视……我还学到了人与人要相互了解,沟通。如果玉帝和孙悟空互相了解,沟通,玉帝就会不光知道他搅乱了蟠桃会,偷桃,偷酒,偷丹,也会知道他开始工作认真负责。这样也不会产生种种误会。

论《西游记》与《镜花缘》中的女儿国

初一(6)班张行健

大家看到在《西游记》和《镜花缘》中都有“女儿国”,而且情节很相近。比如国王都爱上了路过的男主,但男主却想尽一切办法拒绝,最后又被同伴救了回去。写法却大有不同。让我们先看《西游记》,开篇就是通过喝水等一系列奇遇后在换通关文牒时遇到国王,国王对其一见钟情,想让他做丈夫(御弟),不过唐僧不忘初心,不被迷惑,最后让行者用计救了出去。而《镜花缘》中把男尊女卑的社会掉了个个儿,把名称也颠倒了,变成了一个女权国家,虽然《西游记》也提到了,却不及此描写的这么细致。国王要把林之洋作“妃”,还要缠足,做很多当时女子要干的事情,林之洋起初不从,但禁不住疼痛,最终屈服(怂)了,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当时中国女子所面临的境遇吗?只不过挪至男子身上,让人在开怀之余,又有一种悲哀。

在《西游记》中,唐僧有一个得力徒弟孙悟空,不仅法力无边,而且十分聪明,把国王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国王也十分痴情,可唐僧在面对财、色之时,能坚守底线,又何尝不是通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中最难的“心难”呢?《西游记》本身就是修行,修心,修性的过程。《镜花缘》更多在讽刺社会,想要讽刺并唤醒人们来改变这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所以才有女儿国、才女应试。中国不是没有杰出的女性,如花木兰、李清照,但这都是少数的天才,她们缺少一种机制,而《镜花缘》就搭建了这样一个虚构的平台。

《西游记》读后感

初一(7)班周成豫

一本好书就像一个谜,深入思考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西游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读过《西游记》后我产生了很多疑问,比如说,刚开始孙悟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被五行山压了年后仿佛失掉了法力一般,再也耍不了威风了,这是为什么?还有为什么玉帝经历一千七百五十劫,本应该法力无边,但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却手无缚鸡之力,非得把佛祖请来才得以拜托大圣……等等。这些“谜”里面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取经五人团的人物性格。

不难发现,唐僧的性格与宋江类似,都是有些虚伪的,孙悟空那么尽心竭力地保护唐僧,却被赶回过两次,反而八戒佛心动摇却屡次被唐僧“护短”。猪八戒则是阿谀奉承,每次都捧唐僧,骂悟空,自己却没干过什么真正有用地事情,而几次唐僧要念紧箍咒时或要将悟空赶走时都少不了猪八戒地怂恿。孙悟空则是豪爽懂事,自从昄依佛门后孙猴子就再也没有做过分的事,就算在被赶走时还不忘叮嘱八戒与沙僧要好生保护师父。相比之下,沙僧则是沉默寡言,但却总是在暗处使劲,总体来说,沙僧是个和事佬,转和稀泥。

在分析了这些人的言行与性格后,我有了巨大的发现,这四个人的性格巧妙地构成了一个权力体系,这个体系与吴承恩所在的王朝——明朝的权力体系非常相似。因为明朝中期朝廷斗争很激烈,所以就演化出了这一体系。唐僧仿佛是像严嵩那样的人——最爱听好话,并且是一个伪君子。孙悟空像直言敢谏的给事中或地方官,后又因不合长官之意而被驱逐。猪八戒则是处在权力顶峰的人的爪牙、帮凶,弹劾这个,弹劾那个。而沙僧像内阁成员一样从头开始和稀泥,属于中立。佛祖玉帝嘛……当然是皇帝一类的人物,掌控生杀之权却又不知如何是好。由上面的推理可知——《西游记》一书可能还是有一点讽刺意味的,讽刺明朝朝廷的昏庸黑暗。

这样的分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写了。同四大名著中其余三部一样,这部书充满了奥秘,不过恐怕最深的那层也只有吴承恩自己知道了。

小妖的名字都奇奇怪怪的

初一(7)班程婧涵

说起《西游记》里的名字,尤其是小妖的名字,让我无法不敬佩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想象力。不仅是名字,《西游记》的内容也无不散发出一种由想象力构成的吸引力,让我看一会儿就停不下

来了。当然,最令我感到有趣而奇怪的是小妖们神奇的名字。

小妖“有来有去”是唯一一个心存善良的妖精,却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了,着实有些可惜。我认为他之所以叫“有来有去”,正是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并不喜欢做恶事,不喜欢欺负好人,所以每个好人遇到他都是有来有去的。

“精细鬼”和“伶俐虫”是第三十三回中的小妖。通过他们的名字可以看出他们是精打细算的吝啬之人,带有讽刺之意,讽刺了社会上一些喜欢耍小聪明,其实头脑简单又小气的人。

第四十一回中红孩儿的几个健将小妖,他们的名字听起来似乎都很厉害,其实不然。请牛魔王却误请了假扮的孙悟空,看来他们的智慧并不怎么样啊!

最奇怪的名字要说是“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两只鱼精,真是又有趣又古怪,让我格外注意,记忆深刻。他们也很弱,轻易就被“孙大圣”打败了。

在第八十九回里的两个狼头精“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听听这名字就够古怪,够刁钻的。什么都没干呢,在半路上就被“孙大圣”给定住了,真是够无能了。如此简单的方法被打败的也就属他们两个了吧!真的很配他们的名字。

“小钻风”这个名字不算奇怪,但“大王叫我来寻山”还真是很有特点呢,时常让我联想到他摇头晃脑,神气活现的样子,给我印象很深,很有意思。

“巴山虎”的名字听起来那么霸气,其实十分懦弱。遇到了孙悟空,立刻就变成了胆小鬼,没了脾气。

每个小妖精都有自己的特点,名字也别具特色,让我浮想联翩。对小妖们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之后,小妖其实并不都是坏的,他们也有善良可爱的一面,也都是千奇百怪的。

第一“痴人”——金池长老

初一(8)班葛睿予

在“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这一回中,金池长老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人物。在文章中,他自己说:“痴长二百七十岁了。”显然,说自己“痴长”并不代表自己真的认为自己“痴”,这仅仅是一种谦虚的客套话,可是在我看来,我觉得金池长老是西游记中的第一“痴人”。

金池长老的“痴”集中体现在痴迷于珍奇玩好之物上。首先,从他的穿着打扮上,可以看出他对珍奇玩好之物的痴迷。金池长老一出场,就写他戴着一顶镶有“猫睛石”的毗卢方帽,身上穿一件“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晃亮亮。一对僧鞋上装饰着“八种宝贝”,拄的拐杖上也镶了“云星石”。

从这些华丽的穿着打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金池长老虽然是个修行的老和尚,但是他却对珍奇玩好之物异常迷。

其次,从他的日常用品上也可以看出他对珍奇玩好之物的痴迷。金池长老接待唐僧用的托盘是羊脂玉的,茶杯是法蓝镶金的,而茶壶是白铜做的,斟了三杯香茶,每一杯的颜色都比榴蕊还艳,味道比桂花还香。从这些日常用品中可以看出,虽然他是接待贵客,但是他却对珍奇玩好之物异常痴迷。

第三,从他的语言行为上,更可以看出他对珍奇玩好之物的痴迷。金池长老一见到唐僧,先说的不是佛法,而是“老爷,乃天朝上国,广览奇珍,……可有什么宝贝,与弟子一观?”当孙猴子说到袈裟时,金池长老就把他十二柜的袈裟,一件一件的都展示出来,满堂绮绣,四壁绫罗。每一件都是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当金池长老看见唐僧的袈裟时,就对唐三藏跪下,眼中垂泪,可见他是对珍奇玩好之物多么的痴迷。更可怕的是,为谋取袈裟,作为出家人的金池长老,居然萌生杀人的奸心,由此可见,他痴心之重,已经达到“鬼迷心窍”的地步了。

在这一回的最后金池长老死了,因为一件袈裟丢了性命,可不谓是西游记中的第一“痴人”啊。

难怪最后那首诗写道:

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

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

云巅上的悲哀

初一(8)班刘昱彤

小时候,我最崇拜的人物是孙悟空。

他多厉害啊!有火眼金睛的魔力、还有翻江倒海、腾云驾雾的本领,肩披红披风手持金箍棒。西天取经路上他很少像沙和尚一样安静,而是始终警惕着、不停地摆动着手里的金箍棒,降服了一个又一个妖魔,一路尽心尽职,保护着师傅。透过时光的迷雾,现在我似乎还能看见他眼中狡黠警觉的目光。

可是,他真的有那么快活吗?

他原本拥有整个花果山,是万猴之王;他原本在天宫又吃仙桃又当官,快活赛神仙。他活泼爽朗机警狡黠却正义。

可他最终因为藐视天规,被如来压在山下,之前的逍遥突然全部戛然而止。孙悟空的人生从此改变,五百年后被唐僧解救、感恩戴德,做了护送唐僧西行的徒弟。那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从此戴上紧箍儿,开始了小心翼翼护送的西行征程。

他虽然表面走上了众人眼中一片大好的征途,可他真的没有起身后往昔日带给他无尽自由和快乐的花果山方向再望一眼么?

在取经途中,他又多少次被误解,被唐僧误解他把好人当妖怪。面对师傅的责怪和惩罚,他从不埋怨始终忠心耿耿。失去了自由换来的修行,不知他有沒有后悔过。

在原文中,在孙悟空还被压在五行山下时,有这样一段话:尖嘴朔腮,火眼金睛。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颌下无须有绿莎。几百年来,孙悟空已经放弃了他的挣扎了吧。后文还提到他能用手乱挥舞,他在这几百年就不能理一理他的头发、外观了吗?还是,他会在多少个白天夜幕时,只是静静地趴在地上,等待着那个要取西经的僧人?

他头上的紧箍对他的束缚又是那么的严,师傅一不顺心就念咒语,可怜昔日威武的齐天大圣只好示弱求饶。肉体上的折磨和误解的折磨,让他痛不欲生。他本身还是一个悲剧人物吧。出于无奈也好,出于感恩也罢,终究这并不是他最想要的日子,他的最大快乐还是留在了那座花果山上。每当我看见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它们机灵而活泼,我就会想,我的孙悟空啊,修成正果的你是否真的那么快活?当你站在云巅时,是否也会向凡人一样叹气?是啊,他离花果山,以及他过去的生活已经太远太远了。

你的面孔,已经被画上多种表情,但当我全部擦除后,你原本的面目是否如初呢?你是否会在取经途中歇息时,也会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怀念以前的自由呢?

你是一个盖世英雄,却也会发呆、迷茫吧?你是一个盖世英雄,却也有遗憾吧?可惜你真实的想法我们现在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只会知道他持如意棒,带着爽朗的笑容,依然在天际的尽头,在云巅之上笑着、跳着;我们不能看见,他机敏的眉眼上,是否也在不经意间会有一瞬间的忧伤。

时间慢慢地流过去,那些曾经鲜活的人,他们的哀伤与快乐,渐渐都变成戏文里的皮囊,单单的,薄薄的,哪个人都可以套在身上来演,书页之间的黑白文字,谁都可以轻易谈起,而且谈笑风生,仿佛自己也真的经历过。他们终于修成正果,成了故事,成了神仙。

《西游记》中假美猴王真的存在吗?

初一(9)班余秋实

看完《西游记》之后,我认为真假美猴王这一回中,这是孙悟空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是取得师父唐僧的信任。

理由一: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写到孙悟空可以变作许多和他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其实就是孙悟空的克隆版,谁也辨别不出真假。

理由二:在这些事之前,孙悟空打过很多妖怪,唐僧却不喜欢他,认为孙悟空杀生太重,违背了清规戒律,老给他念紧箍咒,还赶走孙悟空。孙悟空就想自己演一场戏,让如来佛知道自己的委屈,自己打妖怪是正义的行动,是唐僧不分善恶。

理由三:当佛祖还未见到这两个猴子时曾说:“人不可有二心……。”这句话说明,如来佛祖已经知道孙悟空来他这里就是想讨个公道。还有一点也可以证明,那就是孙悟空与唐僧、菩萨说请“辨真假”,而见到如来佛,孙悟空就请如来佛“辩邪正”,借此向如来佛点明了自己这出戏的真实目的----就是想把这事闹大了,让如来佛祖也知道,并还他一个公道。可这件事如来佛不能说,如果说了,孙悟空万一突然不去了那就坏了。所以佛祖说这个孙悟空变出的孙悟空是六耳猕猴,这时候孙悟空正纳闷呢?这六耳猕猴是个什么东西?正当他发愣时,如果佛祖用金钵盂弄住这个真悟空变作的“假悟空”,这孙悟空也看出来了,去配合,把这个自己的附体给打“死”了。如来还说:“你下去了好生伺候你师父,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莲台只有谁能做呀?只有“佛”才有资格,这也印证了为什么最终取得真经后,只有唐僧与悟空成了佛,而猪八戒成了净坛使者,沙僧成了金身罗汉。孙悟空这场戏演完后,唐僧彻底信任孙悟空了,再没怀疑过他。

综上所述,我认为《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是孙悟空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只为取得师父唐僧的信任。

孙悟空的班主任、西游记里的大BOSS

初一(9)班王嘉琪

孙悟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石猴变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齐天大圣美猴王,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学渣”变“学霸”吗?除了孙悟空自己的天赋外,更离不开每个阶段给他引路的“班主任”们。这些“班主任”们就是西游记中至关重要的大BOSS们,他们成就了一段段神奇的佳话。

西游记中的CEO——如来佛祖。绝对的大大BOSS!他在西游记中扮演的是一位德高望众、恩威并施的骨灰级班主任。在别人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如来老师轻松出场,稍加点拨,轻松搞定。西游记中他是一个最大的官,首席执行官(其实大家都误以为是玉帝老儿),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又人脉极广。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如来老师自信地和他打赌,几回合后也没有逃脱他的手掌心。但孙悟空野性难驯,如来老师只好把他关进小黑屋(五行山),让他反省了整整五百年。当孙悟空遇到难题解答不了的时候,如来老师总是会很巧妙地给予帮助,在最后四位同学即将毕业的时候,还教会孙悟空想要有所成就就要适应社会的道理,给孙悟空上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西游记中的HR人力资源总监——观音菩萨。她是一位注重搭配,整合资源能力极强的一位老师,也是西天取经高级班的组建者和名誉班主任。在西天取经班招生中,观音菩萨特意给孙悟空安排了一个明确的任务目标。同时,让意志坚定、信仰虔诚、慈心爱唠叨又无缚鸡之力的唐僧当班长。有一个好吃懒作、阿谀奉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八戒和一位忠厚老实、正义勇敢的沙僧做同学。观音老师还是一个极有耐心、极有智慧的班主任。她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还让第一届取经班的四名同学顺利毕业并找到了体面的工作。这位称职的班主任不仅圆满完成了CEO交给的工作,也让同学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当然,老师们不仅在西游记中受人欢迎,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他们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领航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感恩老师们吧!

《西游记》原著与同名电视剧的区别

初一(10)班 李昕原

八六版的“西游记”好看是好看,不过有些地方是被改编过的。因为我先看的是电视剧,所以对里面的情节还是很清楚的。现在一看原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些章节没拍,比如“狮陀岭”、“真假孙悟空”等;有些被改编了情节。今天我就说说自己认为改得很有意思的两章:“三打白骨精”和“黄风岭”。

我小时候看电视剧时,“三打白骨精”的情节是这样的:尸魔三次变化都叫孙悟空认出,举棒便打。那怪用“解尸法”从肉身中退出保了性命,最后一次变化让孙悟空打死后,又变作一幅从天而降的“天书”,里边用佛祖的口气说什么不该收孙悟空为徒,将其赶出师门这样的话。唐僧肉眼凡胎就把孙悟空赶走了。唐僧等被尸魔所捉,八戒逃走去找孙悟空求救,孙悟空变作尸魔的母亲骗了尸魔,后又将其蒸死。

其实这故事不对,第一,尸魔第三次变化时,孙悟空叫众山神土地作证打死尸魔,其后之事原著书中全都没有;第二,唐僧逐出孙悟空并非“天降贬书”,而是八戒从中作梗;第三,孙悟空是在下一难“黄风岭”中才回归本队的;第四,故事结尾时骨头上写的是“白骨夫人”,而不是“白骨精”。

“黄风岭”在原著中孙悟空是拿着黄袍郎的两个小妖孩儿向三公主百花羞索要沙和尚的,并把两个小妖孩儿摔死来激怒黄袍郎,这些细节,在电视剧中一笔带过,有些甚至提都未提。

由此可知,只看电视剧是不行的,编剧有时会略去一些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应仔细读,才能从书中体会到更大的乐趣。

《西游记》武力高手排行榜

初一(10)班郑翰文

经过短短一个月的阅读,我已经对西游记这本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看法,其中我仔细品味了一些主要人物打斗的场景,在心中也给这些人物排了个武力高手排行榜。

我自认为在这个排行榜中,想扛把子当老大哥,最起码得是跟佛教沾点边的佛系玩家,毕竟玄奘兄去天竺取的是佛经,所以像太上老君这般的道教大佬,就可以靠边站了,而且太上老君也不怎么厉害,连大圣都打不过的神仙,在这个排行榜是进不了前五嘀!综上所述,我认为还是菩提老祖宗扛把子最好不过。

为什么说菩提老祖宗是第一呢?从小说前面几章回就能看出,在孙猴子拜入师门前,菩提老祖宗的徒弟就已经很厉害了,用的功法更可谓是五花八门;而悟空师兄们的功夫不凡从悟空身上也能见得,悟空在洞内扫地扫了七年之久,而跟老祖宗也就学了三年,其中也没教悟空搏斗,只是传了他七十二变和筋斗云,那么为什么师傅没有教,悟空在闯龙宫时能把龙王的十八般兵器都耍得样样精通?无论是刀枪剑戟,还是铁锤棍棒,都舞得无与伦比、翻江倒海,那一定是悟空在扫地七年看师兄们切磋时学的呗!那么再一推敲就能明白老祖有多恐怖了,悟空看老祖弟子打架看了七年,就有大闹天空的本事了,那老祖修行千年,天宫又算什么呢?

我认为在菩提老祖之下的第一人,必定是镇元大仙,首先镇元大仙能将悟空三师兄弟轻易收入乾坤袖中,可见其武功之高,但是为什么说镇元大仙在菩提老祖之下呢?还是因为一个孙悟空,镇元大仙表示过,自己只能收了这个猴,却收拾不了它,而正巧菩提是悟空的师傅,师傅能收拾不了自己家徒弟吗?

之后我认为第三应该是如来,毕竟人家一只手搞定了天庭都收拾不了的悟空;第四应该是观音,观音实力不俗,唐僧取经可以说是他一手策划的;第五是个喜剧人物,但是有真本事高地位,他就是玉帝,人家可掌管着整个三界。

从西游记这本小说不难看出:通过每个人的实力和遭遇就能悟出一个老掉牙的道理,就是:人要想出人头地,要么有好的出身,好的背景,比如:哪吒、红孩儿、佛祖莲花的灯芯儿,一出世就和孙悟空打了一个平手;其次,就要像孙悟空那样,没有任何的背景,依靠自己的精神力、斗志力、坚持力打出自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虽然孙悟空没有在这个排行榜中杀入前五名,但是他不屈不挠的正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ghanzy.com/sgtg/sgtg/12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