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之静海区民政局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

项目背景

目前,静海区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趋势。全区现有人口60.78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12.65万人,占总人口的20.81%,80岁以上人口1.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0.3%,老龄化形式严峻。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如何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眼下最迫切的问题。近年来,静海区大力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建成养老服务机构6个,已建成日间照料中心个,基本达到乡镇、各村街全覆盖。

“十三五”时期,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的通知(津政办发〔〕38号)等政策文件陆续制定实施,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但老龄工作仍存在一定短板。全社会应对老龄化行动的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起来。社区与居家养老基础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老年消费市场尚未充分形成,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且素质不高,老龄产业发展活力不足,老龄工作力量十分薄弱,基层老龄组织不健全,老年人社会参与不充分,敬老爱老助老氛围不够浓厚,老龄宣传作用发挥不明显。

年8月,《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确定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民函〔〕88号)发布,静海区被列为试点地区,为抓好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推动静海区养老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结合市情,制定本方案。

建设目标

以构建养老服务平台、实现静海智慧养老为目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围绕养老供需核心,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利用静海区现有技术和服务资源,建成覆盖服务与监管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标准统一的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改变目前养老行业服务获取渠道单一、行业监管力度缺乏、技术管理手段落后、养老服务信息零碎的养老行业模式。同时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运营,实现养老服务便民化、管理智能化、构建覆盖全区互联互通、标准统一的综合化养老服务平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实现静海区“智慧养老”项目的落地,力争将该项目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养老行业创新服务的典范。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市民、服务人员、服务组织、运营组织、民政协理员、社区网格员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数据共享互通,打造“静海市虚拟养老院”,依托平台,加强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日常运营、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投标人须结合自身软件的特点提出具体建设方案。

建设标准

本项目的开发将执行规范的项目开发和质量管理过程,采用成熟的、标准的技术路线有效避免技术风险,增强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减少对特定技术和商家的依赖性。在实用性的前提下,所采用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应是国际公认的主流技术,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平台不仅要满足现阶段对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还要考虑到今后系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要求,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主要政策依据:

静海区人民政府《静海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静海区民政局《关于加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规范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天津市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

主要的应用标准:

CCCS-OP-《客户联络中心标准体系》

CC《CC指南》《CC的检查表》《CC认可规则》

软件设计和开发标准

GB/T《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T《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GB/T《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GB/T《软件工程术语》

GB《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

GB/T《软件维护指南》

GB/T《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GB/T《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

GB/T《软件支持环境》

GB/T《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质量管理标准

ISO-3《软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ISO《项目管理质量标准》

ISO/IEC《软件质量评价》

总体需求

1、建设全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统一纳入该平台,在区民政局的统一监管下,通过引入专业化的运营并整合各种养老服务组织为全市老人提供统一的养老服务;

2、建设全区统一的养老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静态采集和服务动态沉淀,形成全区养老大数据,为政府养老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未来“数据驱动业务创新”提供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

3、建设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于一体的物联网公共接入服务平台,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使全区特殊老人享受到应急呼叫、智能定位、体征监测等智能化服务;同时对静海区养老机构进行视频监控接入,高效监管各养老机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站点的服务运营,打造具有静海特色的智慧养老品牌;

△4、成立养老运营中心打造线上信息化平台和线下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多层级智慧养老创新服务模式。借助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呼叫中心和全区养老机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站点,组建专业的养老运营团队,为老人提供自身所需、可靠有保障的多元化养老服务和有效监管,为本地服务商嫁接起和老人之间供需对接的桥梁,推动养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政府提供有效的资金监管和服务质量监管。

*5、静海智慧养老平台是根据静海区政府、民政局的规划要求和网信办的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静海本地养老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定制开发项目,中标方需要提供所有源代码。根据静海信息化安全要求,静海智慧养老平台分为2大部分互联网云平台和政务外网平台,老人档案等敏感数据需要部署在政务外网,互联网所有系统需要通过“微服务接口功能”实时少量获取敏感数据,业务系统数据通过“数据交互同步功能”从互联网同步回政务外网。

智慧养老平台建设需求及设备

△见附件“智慧养老平台建设需求及设备”

技术要求

对应各应用场景:公众服务应用、养老服务业务应用、政府监管应用、养老大数据、系统拓展等应用场景,实现养老服务供需双方的资源对接,实现养老服务流程化、过程化监管,实现在PC端、手机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ghanzy.com/ggtg/ggtg/121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