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砖厂是这样的

点上面蓝字   由于工作与爱好的原因,我经常在大清早就往返于各条公路与乡间小道,印入脑海的是行行色色的田间劳作人群。如果试问自己,最难忘的是哪类人?特别是这个季节,特别是这几天。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些窑工。

  朦胧而遥远的身影,暗淡与冷暖的色调,像冰封及热血的交融,是我喜欢的主题。但我从来不敢靠近,怕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或者他们不喜欢被拍摄。

  这几天,我试着走近他们,慢慢了解他们的生活。

  来自云南昭通的28岁女子朱设巧不爱多说,和老公来浦江做窑工两年多了,她觉得累,很想念老家3岁的孩子。

  来自河南的32岁的谢先生和老婆在这边干活有七八年了,现在身边带着一个女儿,在老家还有三个孩子都要上学。谢先生说,除去生活开销,从未多出一分钱,有几次甚至回家过年的路费也没有。他说做这个活也是无奈,喝的是井水,有时候喝了还拉肚子。

  狭长的通道

  窑内还是蛮热乎的

  他说,吃嘛嘛香

  她说,方便面也是美食

  寒风中的运送

  码砖

  工作间隙

  装车

 

  来自云南镇雄的雄婷云今年30岁,是和老公一起出来的,她比较开朗,觉得生活大抵就是这样的。她的邻居王待仙,夫妻俩在浦江做窑工有13年了,育有4个孩子。

  “生活只能这样,没办法,我们只能做这个”,这是这些窑工们共同的想法。由于他们大多不懂技术活,在这边打工也是经熟人、朋友介绍来的,面对一小时10元的苦力活,他们选择了认同或者说认命。来了就做吧,也许明年不干了。

  说到梦想,他们也会微笑,也会说:有啊,你给我钱?

  三九寒天,在窑里,还是蛮热乎的,在外面拉运和下坯的工人,没有口罩,也没有其他保暖用具,但他们一点没偷懒,照样干得热火朝天。

更多砖瓦行业相关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ghanzy.com/360tg/sltg/11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