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评选了“年度爸爸”,其中包括了过去一年里刷爆海外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爸爸们,他们来自全球各地,从事着各行各样,然而,共性则在于会过“小日子”,擅长挖掘小幸福里的大满足。
成都的爸妈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暖心故事,团长觉得是时候在年末为大家做个分享了!他们的故事,或许算不上伟大,但却正是在这些平凡中,他们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暖心瞬间。而这些瞬间,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1纹身爸爸
在胸口纹上儿子的疤痕
暖心指数:★★★★★
可模仿指数:★☆☆☆☆
你一定见过不少刻着名字、图案繁复的纹身,或者是为了遮盖疤痕的纹身,但是成都却有位爸爸特地要求在身上纹一道疤痕!
“我儿子两岁,刚做了心脏手术,胸前有刀口的印子。我也打算纹一个伤疤在胸前。虽然他现在不懂,但是大了说不定会自卑,所以我纹一个陪他。”
△儿子身上的疤痕父亲胸口的纹身
对于每个人来说,纹身都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这位爸爸却选择用这样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爱与支持。不少网友由此回忆自己的小时候:“我小时候脖颈后就被烟花崩了个拳头大的疤,小时候为了遮着,死活要穿连帽衫,这位爸爸太暖心了。”
更有人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美纹身”。
2成语爸爸
为教女儿学成语创作漫画幅
暖心指数:★★★★☆
可模仿指数:★★★★★
△可不要以为这只是涂鸦,其中还藏着成语
背诵、理解成语的意思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或许都是让人头疼的任务。成都的何先生为了帮助7岁的女儿完成背诵学习个成语的学习任务,从事木工工作的他憋出了“大招”:根据学习进度,每天画漫画来帮助女儿联想记忆!
一幅幅趣味性强,简单好记的漫画便产生了,并且大大激发了女儿的学习兴趣。
老师知道了这个方法后,也建议何先生每天画了以后在班级群发出来,最终女儿所在班级的全班学生都用何先生的方法,2个月内个成语的任务顺利完成,何先生甚至又开始尝试创作漫画帮助背诵唐诗。
实际上,这幅漫画并不只是何先生的个人创作结晶,而是何先生和女儿贝塔的共同创作成果,看画越来越多,女儿也会给何先生提意见,怎样更清晰易懂,更符合小孩子视角。
到底什么才是寓教于乐?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延伸阅读可戳下方链接??
为帮女儿学成语,成都“漫画爸爸”创作漫画幅!
3骑行爸爸
孩子中考不理想,带娃骑行公里
暖心指数:★★★★☆
可模仿指数:★★★☆☆
△父子俩5天骑行路线图
这是一对父子的另类暑假,是一段历时5天,总长公里的骑行,是一位父亲的私心,也是一个男孩的成长。
15岁的儿子中考成绩不理想,而儿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父子两的交流就很少。正好,骑行是孩子的爱好,父亲便决定趁着暑假带他来一次小环线骑行,希望他能明白,人的一生还会经历很多磨炼和挫折。
△父子合照
这些大道理听起来总觉得遥远,但是在车轮与山路的历练中,孩子已经自然地感受到了。他们从蒲江出发,穿隧道、走山路、越悬崖、修单车、对抗恶劣天气、与蟑螂同眠……一路骑行到了巴朗山邓生保护站,全程长达公里,期间还要负重10公斤左右的包裹,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单车。
说起最后的收获,父子两人各有想法。然而需要肯定的一点,无疑是让儿子从中考不理想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并且父子的感情也更加亲密。
这公里还将给儿子以后的人生怎样的能量,或许是无法估量的。
?延伸阅读可戳下方链接??
一对成都父子的另类暑假:中考不理想,父亲带娃骑行公里!
4手绘妈妈
每天坚持画娃几百幅画记录孩子成长
暖心指数:★★★★★
可模仿指数:★★★☆☆
在朋友圈晒娃是记录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成都却有一位年轻的母亲,用手中的画笔,画下女儿每一天的生活变化,发布在微博上:第一次咿呀学语,第一次嚎啕大哭……一个个生动逗趣的瞬间被80后妈妈丛鱼(化名)用水彩画定格在画纸上,传递出满满的温情。
△偷穿妈妈高跟鞋
△学熊猫打滚
△浇花
从年的第一条微博,到年年末的最新一条微博,丛鱼微博号“蘑菇妈很忙”的粉丝量也从20余人涨到现在的一万多人,翻了几百倍。
每一幅画上,丛鱼都会写下一句简短的话,记录下水彩画内容。事实上,夫妇俩倾注在小蘑身上的感情远超过纸上寥寥几笔。这些画上还承载着夫妇俩的教育观,“对于孩子,不一定要给最贵的礼物,给她让她最开心的礼物更好。”2块钱的贴纸小蘑可以玩得不亦乐乎,10块钱的风车可以追得满屋子跑,这都被丛鱼画在纸上,永远保存。
有时候,小蘑心血来潮,也会跟着描画几笔。不知不觉,丛鱼便画了一年多。将来会为孩子再画写什么,他们还不知道,如果有可能,他们希望一直为女儿画下去。
?延伸阅读可戳下方链接??
80后妈妈独特晒娃方式——每天坚持画娃,多幅画感动众多网友……
5读书会妈妈
为儿子在家自办读书会,几十期分享包罗万象
暖心指数:★★★★☆
可模仿指数:★★★☆☆
从年4月起,每周六晚7:30的读书·慧,“初妈”一办就是几十期。她的名气不胫而走,而读书·慧也从最初的3人到现在的每期20多个家庭。
说起办这个读书会的初衷,“初妈”表示是因为儿子“初哥”天然地喜欢科普和战争类书籍,认为童话书和《红楼梦》是女孩才看的。
“初妈”不愿看到儿子因偏见而错过很多不喜欢但有意义的方面,所以不断寻找新的主题,邀请不同职业的人跟孩子们分享,回溯古来名士入川的故事,学习参加宴会和吃西餐的礼仪,探讨地质和地球、核工业、飞机制造、共享经济等话题。
这里的内容包罗万象,深入浅出,课程并不在乎孩子现在能听懂多少,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学会